双11疯狂大促,背后打折的其实是服务
作者:久居整装 | 2017-11-28 09:42:26 139 543
距离热闹又有些疯狂的“双十一”,已经过去了近两周,想必那些熬夜苦等下的单,如今已经货到家门,被验明“真身”。当然,其中可能并不包括与家有关的那些产品。
“双十一”期间,不少家居品牌成交量、交易额剧增,这不禁让人有点含糊:巨大的订单压力下,买到的优惠商品,后期服务会不会跟着“打折”?
家居品牌纷纷迈进“亿元”大军 高举数字进入消费者视野
今年“双十一”期间,在线上做的平台风生水起的林氏木业,冲刺天猫家具类销售排行首位,互联网家装品牌PINGO国际收获近5亿元成交额,各路广告深入人心的TATA木门突破6亿元大关,索菲亚家居销售额达5.47亿元,顾家家居、欧派橱柜、九牧洁具等家居、装修类品牌纷纷列入亿元大军。
当各路品牌纷纷举着数以亿元计起的业绩,冲向各网络平台的销售红榜单,这场或是自嗨或是狂欢的热浪才刚刚开始。不难发现,除了比成交量、比交易额,今年的家居品牌还多了不少新花样儿,自促销活动开始后一小时成交多少?三个小时后成交多少?十二小时后成交多少?……按点掐时的计算不断刷新着火爆的数值,当然,也有旁观的业内人士表示:“双十一玩的就是营销,卖出去多少不重要,让大家认识自己最重要。”
海量订单带来“喜忧参半” 层层环节有待时间检验
“说好的一个月搞定门窗反反复复一拖就是半年,买了个防盗门先是颜色不对后是尺寸不对装了三次,从知名品牌的网店里选购的马桶坏了好久售后也不管……”消费者徐女士表示,“去年双十一的家居购物经历实在是太令人难忘了,今年再也不从网上买大件儿了。”
当然,不管是怎样耀眼的销售成绩,还是多么丰厚的背书支撑,落地到每一个消费者家里的细节,才是一个品牌是否值得信赖的答案。
“成交量”爆表原因众多“自导自演”意义值得推敲
一边是金光闪闪的巨额数字,另一边,也有业内人士悄悄吐槽:“每年双十一都玩儿这一套,有多少是刷出来的单自己心里都很清楚。”更有品牌直言,如果不遵循刷单的“潜规则”,很可能会影响到线上店面在相应平台的后期发展。
一个人“自嗨”不如让消费者狂欢“好评”与“单量”未必成正比
事实上,无论是对于品牌来说,还是对于消费者而言,“双十一”的余热,更应来自消费者真心给予的好评,来自每个订单背后的优质服务与高品质产品,而非一张张闪烁着销售排名的榜单,与“比比谁高”的数字。
“双十二”即将到来,究竟是迎着市场的喧嚣借势热闹一把,还是塌下心来专注于产品与服务的提升,又或是二者并进,依托坚实的后盾两不耽搁,每个品牌都应该细细思量,每个消费者也不妨有所斟酌和挑选。
来源:中华建材网